白色忧思录·中国农村医疗备忘(一)
所有的中国人可能都不会忘记2003年非典带来的惨痛教训,这一教训暴露出了中国农村在当时的公共卫生体系和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其实中国早期的农村合作医疗被世卫组织称为典范。那么现在的问题是农村卫生事业投入不足?还是农村卫生技术人才匮乏?
白色忧思录·中国农村医疗备忘(二)
医疗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在城市人勉强背负着医疗重担前行时,中国农村人口的医疗状况,又是怎样的呢?中国农村的合作医疗曾经一度兴盛,被国际医疗界赞誉。如今,衰亡之后的合作医疗又重新萌发,这中间经历了怎样的曲折?
白色忧思录·中国农村医疗备忘(三)
1965年,毛泽东“六·二六”指示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此后,中国农村医疗卫生的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1968年,毛泽东在看过上海川沙县江镇公社“赤脚医生”和湖北长阳县乐园公社合作医疗的调查报告后,连声称赞。随后,全国各大报刊开始大规模地宣传,全国掀起了办合作医疗,培养“赤脚医生”的高潮。
白色忧思录·中国农村医疗备忘(四)
走进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集体经济的解体,使一度兴旺的合作医疗逐渐衰落了,“赤脚医生”也纷纷改行,大多数农民随之失去了医疗保障。原本被称为“三位一体”的中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只剩下了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
白色忧思录·中国农村医疗备忘(五)
合作医疗几乎是那个年代所有农民的记忆,在最偏远的农村也不例外。而在那个年代培养起来的“赤脚医生”,虽然只有最粗浅的医疗水平,却在中国贫困地方,支撑着基本的医疗服务。在贵州省从江县大塘村的李春燕,就被称为是最后的“赤脚医生”。
Sorry,此资源仅限本站vip会员下载,请先登录
如下载地址失效,请联系我们的在线客服!帮助及声明:若需要帮助,您可以查看 帮助中心 。若本内容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与我们联系2406067889@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与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