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书院”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西北四大书院之冠,位于现陕西省西安市。书院建筑规模宏大,中间讲堂6间曰“允执堂”,左右南屋4间,东西号房各6间,讲堂后边有假山,“三峰耸翠”,“宛若一小华岳”,讲堂前半亩方塘,竖亭于中,砌石为桥。书院有门两重,大门二楹,二门四楹,郡丞刘孟直书“八景诗”以壮其观,学者王大智书隶字为书院题名。
关中书院建于明神宗万历年间,是明清两代陕西的著名学府,全国四大书院之一。2009年7月,随着西安师范学校并入西安文理学院,自那时起关中书院就成为西安文理学院北校区,接续了文理学院与关中书院深厚的历史渊源。
关中书院是明清两代陕西的著名学府,全国四大书院之一,位于西安市南门内东侧书院门街西口。关中书院对西安文理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大学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关学精神也对西安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产生着积极的作用。
第一集
公元1035年,15岁的张载带着5岁的弟弟、母亲和父亲尸骨走在回乡的路上,途径陕西眉县时,因为一场战乱,他们不得不停下脚步,最终留在了陕西眉县横渠镇。也许是因为少年葬父的经历,也许因为陕西频繁发生的战乱,少年时期的张载喜爱兵法,希望能上沙场报国。
公元1040年,西夏李元昊发动了宋夏延州之战,宋军大败。北宋朝廷再次起用范仲淹,主持陕西防务。这让年轻的张载看到了沙场报国的机会,他写下《边议九条》上书范仲淹,力陈己见,并主动联系一些人,想去攻取被西夏占领的洮西之地。然而范仲淹在张载身上看见了另外一种可能,他对张载说:“你读书比领兵打仗会更有出息。”
由此,张载改变了自己的志向,他弃武从文,开始学习儒家经典,他用了17年的时间,埋头苦读,研究儒家学说,直到38岁才有所成,成为宋明理学这个儒学新形态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气本论,研究宇宙和万物的基本运行规律,他写下“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被后世称为横渠四句。他的学说被人们称为关中理学,也就是关学,成为其后1000年来,关中地区文人士子们所一直秉承的思想和精神。
第二集
自张载去世,关学经历了金元两朝的消沉与没落,进入明朝之后,一个名叫冯从吾的儒生以及关中书院的出现,关学才有了重振的契机。
明朝万历二十年,冯从吾因为一份奏折被贬回乡。在他回乡闭关的九年中,他坚守关学躬行实践、经世致用的传统,重新整理关学,并身体力行,从自我做起,先谈修身,再谈治天下。
但对于冯从吾来说,如果不能用自己的学识教化世人,又有什么用呢?公元1609年,在当地官员的帮助下,冯从吾建立了关中书院,从此,这里成了当朝理学集大成之地,是关中地区的学术中心。
然而,15年后,魏忠贤当道,拆毁了关中书院,冯从吾面对如此奇耻大辱,羞愤交加,以绝食相抗争,公元1627年饮恨而逝,享年七十一岁。
冯从吾去世了,关中书院也被拆毁了。这给关学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就在冯从吾去世后17年,他所著的《冯少墟集》,对一个少年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也使得关学在清初再次兴盛。
这个少年叫李顒,字二曲。他出身寒微,无家学可传,全靠自己半耕半读取得成就。他上接六百余年的关学传统,下承振兴关中理学的理想大任。是从最底层的贫苦家庭中,走上学术巅峰的学者,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罕见的人物。
清康熙三年,时值康乾盛世的开端,各地书院再次盛行,陕甘总督决定修复关中书院,恢复当年教书育人之盛世。关中书院修建之后,还缺少一位主持书院的山长,名满天下,又出身关中的李颙,是众望所归。关学立心立命的使命意识和博取兼容的治学态度,再次开始在这座古老的书院内回响。
第三集
清朝末年,当大清王朝拒绝接受西方文明的时候,恰恰在关中书院,有一个人为关学掀开了兼容并蓄的一页。他极大地推动了关中地区现代工业的进程,这个人就是关学的另一位继承者与发扬者——刘光蕡,字焕堂,号古愚。
刘古愚是近代史上,兴办以专门传播科技为主的教育机构的第一人,他主张通过变革教育与学风,培养全面技术型人才。他从关中书院毕业后,开办了“求友斋”,这比康有为1891年创设的“万木草堂”要早七年,比谭嗣同1897年开设的“浏阳算学馆”早十余年。在“求友斋”,刘古愚还开设印刷处,出版西方自然科学和时政新书。他与康有为齐名,被称为“南康北刘”。
如果说,在刘古愚身上看到了关学精神的“勇于造道、经世致用”,那么牛兆濂,以自己一生的选择,坚守了关学精神的“立心立命、崇尚节操”。
牛兆濂一生坚守儒家思想中最核心的“仁孝”。他在关中书院学习,并中得举人后,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放弃了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甚至对皇帝御赐的官职都置之不理。
他一生拒绝为官,潜心研究学问,但在面对国家危难之际,却能挺身而出,担当大义。
1930年,日寇野心初现。牛兆濂对当局政府一味对外投降、对内自相残杀十分愤慨。他写下《我明告尔》一诗 ,申明大敌当前,号召全国团结相处,停止内讧。
1933年,日本进攻中国,占据了山海关和承德。牛兆濂当即召集了五百志士,通电全国,决心出师抗日,虽然事后并未成行,但这样的壮举,却足以振奋关中大地。
Sorry,此资源仅限本站vip会员下载,请先登录
如下载地址失效,请联系我们的在线客服!帮助及声明:若需要帮助,您可以查看 帮助中心 。若本内容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与我们联系2406067889@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与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