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
本片向您展示从神奇的长江源头到壮观的入海口,从而饱览长江的整个风貌。还可以了解长江沿岸的山川地理、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以及两岸人民的生活。全片介绍和涉及大小河流、湖泊、峡谷49条(个),名山28座,大小名城52座,各项工程25项,历史典故与民间故事27个,风光名胜110处,古今名人104 人,真可谓是了解长江的百科全书。
你不知道的《话说长江》:
揭秘一:国内纪录片最高收视就是《话说长江》创的
20年前,25集《话说长江》曾在央视创下了40%的收视纪录,是央视上世纪80年代最受欢迎的电视纪录片,体现了中国纪录片的最高水准,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纪录片收视率最高的一部。
揭秘二:话说长江》没主题歌《长江之歌》借曲写词
很多观众都认为,20年来唱红大江南北的《长江之歌》是《话说长江》的主题歌。
《再说长江》总编导、当年参与《话说长江》并唯一又参加《再说长江》的李近朱却纠正了这个说法,“《话说长江》的主题歌不是《长江之歌》,但《长江之歌》用的是《话说长江》的主题音调。”
原来,《话说长江》播出时,还没有《长江之歌》。后来,央视向全国征集歌词,为原来的主题曲配上了歌词,才有了《长江之歌》。
揭秘三:日方提出合作出资8亿日元
《话说长江》主创之一矫广礼透露:央视筹拍《话说长江》时,正好有个日本代表团来中国访问。代表团成员中,有位佐画先生年轻时曾在中国住过,会说中文。他得知将拍这部纪录片后,提出要和央视合作。
双方经过谈判,然后报外交部批准,双方组成了长江摄制团。当时资金由日方出,计划投资是10亿日元。但是央视的底线要比这个少,最后双方的合同是8亿日元。
不过,最终这笔经费还没用完。
第一集 源远流长
本期节目介绍了长江的概况。介绍长江的发源地、在我国流经的地域、孕育的人类文明,以及长江蕴含的经济价值,为中华民族做出的贡献等情况。
第二集 巨川之源
本期节目介绍了明朝、清朝等朝代探寻长江源头的情况,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组织大规模的江源科学考察的情况,同时介绍了长江的真正源头在哪里。
第三集 金沙的江
本期节目介绍长江流域中金沙江段的雄浑与壮丽。介绍了金沙江见证的战争历史、金沙江段的壮美风景、以及金沙江孕育的人类文明。
第四集 四川盆地
本期节目介绍了长江流经的四川盆地的概貌。介绍了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物产丰富等情况,以及水利工程都江堰为成都平原做出的贡献。
第五集 岷江秀色
本期节目介绍长江流域中岷江段的雄浑与壮丽。同时介绍岷江流经的著名景区九寨沟、卧龙自然保护区的风景、景区特色等情况。
第六集 成都漫步
自古以来,人们都把川西平原称作“天府之国”,成都就在“天府之国”的中部。成都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远在公元前316年,它的名字就叫成都了。成都是四川省的省会,也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在这里,茶馆是居民休息的好地方,茶馆也是人们交换信息、互通情况、切磋技艺以至进行学术探讨的重要场所。和蜀锦齐名的是蜀绣,它与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共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绣”。蜀绣是一种民间工艺,历史悠久,它的体裁广泛,色彩雅秀,质感很强,神态自然。
第七集 峨眉凌云
本期节目为大家介绍四川省峨眉山的秀丽景色和乐山市的凌云大佛。古人说:“峨眉天下秀,凌云天下奇”。其实峨眉山和凌云山都是四川境内的两座大山。它们的地理位置是这样的:这是岷江;这是大渡河;峨眉山座落在岷江和大渡河汇合处的西边。凌云山在乐山县境内,著名的乐山大佛就在凌云山。
第八集 从宜宾到重庆
古时候,有人误以为岷江是长江的上游;直到明代,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才正确地指出,长江的上游是金沙江。金沙江流到宜宾与岷江汇合了。在这一回里,向大家介绍从宜宾到重庆的一些风光。1974年7月,四川省博物馆和珙县文化馆,在这一带共同清理过10具棺材。他们从悬棺中发现了2只青花瓷器,经鉴定是明代嘉靖年间景德镇的产品。由此推算,其中有些棺材已经在空中足足悬挂400多年了。
第九集 大足石刻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每个中国人都熟悉该片主题歌-《长江之歌》,这是儿女用饱蘸母亲的乳汁写就的。写尽了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恋情: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属于中华民族。长江和长江两岸积淀着数不清的自然和人文,每个人都可和着《长江之歌》,循着《话说长江》去领悟它的神奇和博大。
第十集 川江两岸
长江自宜宾到宜昌之间的中游段,俗称川江。长江与嘉陵江之水,宛如银带,流经区域,四周苍山环立如屏障,有山有水,风光秀丽。江南的美源自于人力的雕砌,而川江的美则是完美的天工。“天府之国”的雅号绝非过辞,那青山秀水、飞瀑雨林如诗如画。
第十一集 壮丽的三峡
毛泽东同志曾经在《水调歌头・游泳》这首词中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宏伟的蓝图。三峡控制了整个长江上游的来水,水量几乎占长江总水量的一半,而且从重庆到宜昌这600多公里的河段中,落差达140米,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总称三峡,它地跨四川的奉节、巫山和湖北的巴东、秭归、宜昌等五个县市,全长近200公里。瞿塘峡从奉节县的白帝城,到巫山县的大溪,全长8公里。
第十二集 长江第一坝
万里长江,在世界著名的三峡中穿峡谷越险滩,冲出最后一峡–西陵峡的关口南津关,长江流出南津关,下行3公里就到了湖北省的宜昌市。长江在这里被江中心的葛州坝和西坝两个小岛分隔成大江、二江和三江。枯水的时候,大江行水。洪水期,三条江道同时泄洪。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就兴建在这里。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综合利用长江水力资源的工程,整个葛洲坝工程需要挖填土石方大约八千万立方米,大坝是整个工程的主体,而大江截流能否成功又是主体的关键。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自1974年正式施工,到1981年进入了大江截流的高潮。
第十三集 荆江览古
人们把这里的长江又称作荆江,是因为从湖北省的枝城到湖南省的城陵矶,在这全长423公里的长江流经的地段正是古代的荆州地区,所以自古便称它为荆江。荆江两岸,一面是800里的洞庭湖区,一面是辽阔的江汉平原。这里土地肥沃、湖泊成群、物产丰富,人们常说“两湖熟、天下足”可见荆州两岸地位之高。
第十四集 洞庭天下水 岳阳天下楼
洞庭湖的北边是湖北,南面叫湖南。南接湘江资水,西纳沅江澧水。每年的汛期一到,洞庭湖起到了调节长江水容量的作用,减轻了洪水对长江下游地区的压力。但是也因此使大量泥沙沉积下来,因而逐年缩小了水面。但有利的一面是大量泥沙还有有机物,肥沃的土壤很适宜作物生长,故有“鱼米之乡”之称。当今炎黄子孙的责任仍然是设法减轻泥沙的堆积。
第十五集 从武赤壁到文赤壁
蒲圻赤壁,据说当年三国的赤壁之战就发生在这里。武汉有五个赤壁,分别在汉川、汉阳、武昌、黄冈、蒲圻。顺流直下到达武汉,发源于秦岭南麓的汉水流入长江,二水把武汉市分割成三部分:武昌、汉阳和汉口,一般分为武汉三镇。解放后修成的汉水桥和长江大桥又把武汉三镇连成一个整体。京汉线和粤汉线也在这里连成了京广线,可以直达广州。武汉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武汉在近代史上占据了光辉的一页,辛亥革命的武昌起义就在这里发生。
第十六集 庐山独秀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的鄱阳湖盆地,九江市以南,滨临鄱阳湖畔,雄峙长江南岸。庐山山体呈椭圆形,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
第十七集 瓷都景德镇
这个通过鄱阳湖和长江接连的小城镇,并没有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令人留连的名胜,但是千百年来,它却在平凡之中显出不极不平凡的异彩,这就是闻名古今中外的瓷都景德镇。从唐朝盛世以来,由于瓷器广泛地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引起了巨大变革,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在这里耳闻是瓷,目睹还是瓷。人们把景德镇称为瓷都。时代的缩影,历史的长河,我们的祖先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创造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的灿烂历史,夺得了瓷都的荣誉。建国以来,随着时代的飞跃前进,景德镇瓷也日新月异。今天在20万人口的景德镇市,有五分之一的人口从事瓷业生产,全市有20多个大、中型现代化瓷厂。各厂有各厂的生产品种和花样,它的年产量为我国瓷器年产量的五分之一。瓷都景德镇,它以悠久的历史和精美的艺术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美,然而,更值得赞美的是那些古往今来,为发现瓷土和发展瓷业艺术而奋斗而献身的景德镇劳动者。
第十八集 佛教圣地九华山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长江南岸的青阳县境内,在汉代叫陵阳山,梁代叫做帻山,后来呢又叫九子山,唐朝天宝年间,李白游秋蒲的时候写下了“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名句,从此九子山更名为九华山。安徽的九华山和四川的峨眉山、山西的五台山、浙江的普陀山组成了我国的四大佛教圣地。这四座山虽然都是佛教圣地,但是又各有不同。峨眉山供奉着普贤菩萨、五台山供奉文殊菩萨、普陀山供奉观音菩萨,而九华山呢是供奉地藏菩萨的。
第十九集 飞红滴翠记黄山
说起黄山,人们很容易想起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是长江与钱塘江的分水岭,位于安徽省南部,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全山面积大约1200平方公里。号称方圆500里的黄山,是祖国大地上的一块瑰宝。
第二十集 古城南京
南京古称金陵,是我国著名的古都之一。虽然早在春秋战国吴越相争时,这里就有了冶炼和驻城的历史记载,但是第一个在南京建都的却是三国的东吴。南京,不但是古代的帝王之都。也是近代的革命之城。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革命运动–大平天国就是于1853年定都南京的。天王府的遗迹。西花园的石坊让人联想起太平天国的许多兴衰往事。太平天国十余年的光辉斗争深深震撼了清代王朝的封建统治,为民主革命取得了宝贵的经验教训。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渡过长江,解放了南京。古城南京像巨人一般高举血染的红旗屹立在大江之地,迎接了全国的解放,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新的南京的历史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第二十一集 漫话扬州
扬州开始建立于春秋战国时期,先后用过邗城、广陵、江都等名称,6世纪末的隋代正式定名为扬州。扬州地处江淮,自东汉后便成为我国东南地区政治、军事重地,全为全国粮、盐、铁主要集散地之一,隋唐后更是我国对外文化联络和贸易的主要港都。让川流不息的江水,翻腾跳跃的江水带着民族的骄傲、人民的理想去浇灌干旱的田土,美化我们祖国的大地;让滔滔的江水带着人民的欢笑,跨过黄河,从南到北开遍社会主义希望之花。
第二十二集 镇江三山
镇江古时候叫京口,与扬州隔江相望,这一带的长江又称为扬子江。据资料记载,镇江已经有2500多岁的高龄了,但是如果跟长江的历史相比又显得是那样的年轻。大约是在6000多年前,镇江尚未出世,这里是天苍苍水茫茫,长江就在这儿和大海融为一体。如今,这宽阔的水面和浮现在江中的绿洲,似乎还在向人们证明,这里曾经是大海,曾受到过海浪的洗礼。
第二十三集 太湖平原
告别了镇江,正飞行在无锡的上空,在我们的脚下,便是令人向往的太湖平原了。多美的太湖啊!从空中俯看太湖,就觉得它更美!它烟泼浩渺、千顷碧波、万里云帆,它不像西湖那样玲珑,也没有西湖那般清秀,可是它却有它的气魄。宋代词人张孝祥这样形容它“舣舟太湖岸,天与水相连”。太湖平原也是美的,它没有三峡那样峻拔的峰林,也没有川江两岸那么起伏的丘陵,它有的是纵横交织的河渠,有的是星罗棋布的湖泊,到处都有水。这张卫星照片,您就可以看出,难怪人们把它称作是“水乡泽国”。
第二十四集 黄浦江畔
这里挤满着中国和外国的万吨海轮,以及大大小小的船只。黄浦江上的薄雾,笼罩着两岸高大的现代化的建筑和工业区,使这里显得如此妩媚,然而,黄浦江上的风风雨雨又使这儿的一切显得如此严峻,这一切使得黄浦江充满着一种特殊的魅力。不管你到这儿来多少次,而每次来到这里,这种魅力就会强烈吸引着你,这就使许多没有到过黄浦江的人对他十分向往的原因。
第二十五集 走向大海
“一叶飘摇扬子江,白云尽处是苏洋”,这是南宋文天祥写的两句诗,所谓苏洋就是指长江口的江面。七百年过去了,长江口还是这样水天一色,烟波浩渺。我们离开黄浦江来到长江口。长江的胸怀如此开阔,长江的气量如此宏广。有时候长江口的景色会让人产生一种奇特的幻觉,好像朵朵白云在水里漂浮流动,而条条船儿在天上竞渡、远航。
Sorry,此资源仅限本站vip会员下载,请先登录
如下载地址失效,请联系我们的在线客服!帮助及声明:若需要帮助,您可以查看 帮助中心 。若本内容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与我们联系2406067889@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与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