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又名《中国教师大战英国熊孩子》,讲述的是一个在英国学校进行的教育实验,5名中国教师在英国博亨特学校对50名九年级学生进行四周中国式教学。
中国式教学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
2009年、2012年的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测试结果显示,代表中国大陆参加的上海市中学生在数学、阅读和科学成绩上均位列第一,远优于英国。这一教育实验在于探索中国教育方法是不是培养人才的最佳模式。
实验中,50名学生被要求早上7点到校,在校12小时,还要经历大班教学(50个人)、穿统一校服、晚自习、升旗、早操、眼保健操等中国学生熟悉的东西。其间,不少英国学生对中国教师的部分教育形式有些负面情绪,但也有一些为英国学生所喜爱。不同的学生也有不一样的看法。
而提到英国的孩子,片中的魏照老师也许点出了他们散漫的根本,“他们(英国的孩子)将来即使不工作也能拿到钱,他们根本不担心生活,但在中国,每个学生都知道,只有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将来才能赚钱养家。”魏老师还表示:“如果英国政府削减福利,很快他们就会看到情况大不同。”
而中国的目前福利制度,还并不完善,“不工作都能很好的活下去”还只能是空中楼阁。那些因为教育缺失产生的无工作能力和低工作能力者又将给中国带来什么?正如这部纪录片的片名,英国人要问的只是,他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然而或许我们要思考的是,我们的孩子足够安全吗?
各方评价
这集纪录片播出以后,我们看到了两种理念的碰撞,中国教育强调纪律,鼓励竞争,英国式教育崇尚个性,因材施教。这让很多看过的人大呼过瘾,在影片里,很多英国孩子的自由散漫和学习程度之差更是让中国人惊讶,也引发了对中英基础教育的讨论。
在微博上,中国网友有的认为中国教师做得不够好,不够尊重学生,有的则认为英国学生太懒。有网友说:“两种教育方式各有利弊,但学生懒的话,绝对不适合中国教育。”
在“推特”上,通过关键词检索可以看到,大部分国外网民批评英国学生缺乏纪律性。网民巴里·伦顿称,希望这些孩子在看到纪录片中的自己时会感到羞愧。另一名网友加扎说:“上课不停地讲话,嚼口香糖,所有的英国学校都成这样了?完全没有尊重,让人羞愧。”
第一集:
实验课第一天,小伙伴们都惊呆了。Day one of the experiment proves a shock for everyone.
第二集:
随着试验项目的推进,学生们开始对学习时间和严格纪律进行反抗。As the project continues, the kids rebel against the long days and strict discipline.
第三集:
考试周。哪一种教学方式会取得胜利,中国人还是英国人?It is exam week. Which system will triumph, the Chinese or the British?
近日,BBC拍摄了一部《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Chinese School)的纪录片,片中5位中国老师为英国汉普郡的博航特中学的学生教授不同科目。
目前,这部纪录片中英国学生与中国老师之间的互动,已经引起了对中英教育差异的广泛讨论...
其中,一位英国的教育家是这样看的:
“如果这5位老师来的是伊顿公学,那他们肯定都会很开心。因为这里的孩子能力都非常强,不会让中国老师失望。” 曾于1997年-2008年期间担任伊顿公学教务长的Oliver Kramer如此评论。
Kramer表示,英国的中学分为私立和公立,两者相差甚大,在优秀的私立学校,课堂纪律一样严格,大部分私立中学也是寄宿学校,而英国私校“精英”教育学起来一点不比中式教育轻松,结果就是:伊顿公学、斯科特中学等私立中学,聚集了全英国7%的学生,却占据了牛津、剑桥每年录取的学生中的50%,而未来,他们将成为英国的首相、国会议员以及社会精英人士。但是,要想进入私立学校,孩子从六岁就要开始准备,然后经过残酷的筛选(包括对家庭条件的考察),才有可能进入顶级的私立中学。
而像BBC纪录片中的这种公立学校中,学习压力小,学生被名校录取的概率小得多。三年后,他们的收入和所处的阶层将与名校生迅速拉开。
这位伊顿公学的前教务长,很诚实的点破了英国教育的实质。
英国的精英教育,不是什么快乐教育、放羊式的教育,而是跟中国一样,奉行严格、刻苦的苦读教育。
说难听点,快乐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处于领导阶层的精英保持整个社会阶层稳定的手段。Kramer教授也直言,私立名校多数学生来自富裕家庭,精英教育可说是由特定的社会阶层群体所塑造出的教育模式。
如果BBC这部记录片,最终向英国人传递的是“中式教育”不适合英国的信息,那么只能说BBC还在帮助特定阶层愚弄英国人民,让他们安于英国教育体制现状,而不是向中式教育学习,去认真负责的对待每一个英国孩子。
相比起来,中国的大学名校生来源,大部分还是来自于国家提供的公办教育。
中国的教育体制,从主观上,不分阶层,不分身份,不分贵贱。实际上是为所有的孩子,提供了类似英国精英才能享受到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中国依然在按照“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哪怕将来你是一个收银员,你也跟将来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接受的是统一标准的基础教育。
因此,在中国,教育的结果可以因为天分而不一样,但是起点却是公平的,这就是教育平等。
中国学生的水平也许不如英国的私校学生,但是平均水平却远远高于英国,这就是中国高质量的公办教育与英国教育双轨制导致的结果。这就是西方大众求之不得的最大的公平。
让人无奈的是,西方普通人享受着没有学习压力的快乐童年,如今在中国正在受到追捧。
然而很少人去注意,在西方双轨教育体制下,孩子想快乐就别想上好学校,就没有突破自己阶层的未来。从6岁开始人生就已经分流的体制下,社会阶层固化、个人上升通道狭窄。而这是西方社会无法继续保持领先的根源之一。
新中国的一位伟人曾说:六亿神州尽尧舜。如果非要给中式教育一个另类的标签,那就是“鞭策每一个人努力”。
事实上,全世界高水平基础教育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学区房,高级教师向私立学校跳槽、各种高成本的素质教育加分、现代时髦的推荐制……今天,我们的教育正在被附加越来越多的西方教育特色。可我们不希望看到,因为一些精英阶层的私心,中下阶层的惰性,导致我们的教育以学习西方先进为名,滑向一个不公平的体制。
的未来,将是一种釜底抽薪的自我了断。
Sorry,此资源仅限本站vip会员下载,请先登录
如下载地址失效,请联系我们的在线客服!帮助及声明:若需要帮助,您可以查看 帮助中心 。若本内容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与我们联系2406067889@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与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