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纪录片分六集、合三小时,展示了秦军团的昔日荣光
王者之师:秦人由西北牧场崛起,因护周有功而获封,历550年征伐统一中国。七十年代兵马俑的出土还原了秦国的神秘军队。血色青铜:虽然秦军的青铜武器落后于铁器,但经过合理设计的剑、弩、箭头,在标准化军工厂中源源不断生产供应战事所需。生死之地:以长平之战为例,再现了秦军兵种构成,作战方式。秦军的步兵由弩兵与武器长度不同的士兵方阵组成,骑兵使用弩箭骚扰,战车可脱离步兵组成集团高速作战。关山飞渡:秦统一六国后,开灵渠进占岭南,拓直道北御匈奴,遍布全国的交通系统和先进的制车工艺为帝国的后勤提供了保障。举国之战:出土竹简所记载的秦国法律条文呈现了秦国耕战策略的具体内容,郑国渠与都江堰造就了秦国的粮仓。与子同仇:《商君法》规定了军功授勋制度,这间接培养了秦人的尚武秉性。商鞅严苛残酷的刑法 秦赵长平之战45万人被埋的惨烈 秦军弩兵步兵骑兵阵法的精妙 冷兵器时代兵器铸法的科学性 秦军粮草供应七百公里的直道 还有关中平原成都平原灵渠都江堰的水利工程 整个国家耕战135年的国策 举国之力进行战争争抢军功 寺工们小吏们普通将士们的悲欢离合 两千多年前迷人的世界
嚷嚷:要历史地看问题。
那么,就历史地看秦始皇吧十五年的大秦帝国,二千年的统一大同。英女王伊丽莎白直言不讳的说:西方之所以长久以来对中国心存疑虑,就是因为中国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这应该是相当坦诚的话。毕竟最直观的看法,就是中国一直很大。
两千年间的封建统治者无一不是以统一中国,维护一统为终极目标。
缔造者正是那个“暴君”。
大周朝不是就已经是一个统一的王朝了么?错,是形统意独。各诸候国坐大的时候,周天子还得看其眼色。真正的中央集权的王朝,秦帝国是首例。
暴君推行的天下大同,对我们的文明产生了怎么的影响?比如:书同文。
《礼记·中庸》载:“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那实际是指周王朝大一统时的情形。战国时代就不同了,那时是“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许慎《说文解字·叙》。秦统一后,“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再次推行规范通用的文字、语言,便于信息的准确和迅速传播,是发达文化的基础,是一个国家、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
能想像完全听不懂另一个中国人说的话么?如果没有普通话?
什么叫泽披四海,恩威天下?
诉和聆听,不论你在哪个箕角旮旯!——-这就是。
为什么要以领事级别在那多外国建立孔子学院?
听说最近联合国曾有把繁体字取消,只留简体字的提议。当然和以往一样,不了了之,但是软影响可见一斑。尽管繁体字比简体字美太多。
嚷嚷,要世界的看问题。
好吧,那就世界的看秦始皇吧。
苛政、暴政、劳民、苦民。
只有他一个么?
众王之王,众神之宠的拉美西斯二世,被称为拉美西斯大帝,在位67年,是埃及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法老,是埃及史上最强大的王朝第19王朝最强大的君主。据说现在埃及境内许多最著名的建筑物都是他在位时建造的,其数量和规模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位法老。他一生都热衷于在庞大的神庙、神像、石碑、方尖碑上刻下他巨大的名字和称谓,痕迹之深以至于后世法老都无法抹去。
他也是战争狂热分子。当时上、下埃及周边和隔海的国家,几乎全打遍了。最著名的卡叠石之役,亲征的法老,他的头颅差点成了赫梯王餐桌上的酒器。虽然埃及和赫梯都宣称自己取得了胜利,但从最终结果来看,平手而已。
当然,拉美西斯二世并不仅仅是一个只在各地东征西讨,并喜好把自己的名字写满努比亚的怪老头子。他统治的时期是埃及最强盛财富最多的时代,他鼓励科学和文学的发展,在他的统治时期,允许广泛的言论自由,学者和技师们发明了记时工具———“水钟”。跟赫梯人打了16年后,两国缔结了和约,即著名的‘银板文书’,银板上刻着:“从此互相信任,永不交战;而且,一国若受其它国家欺凌,另一国应该出兵支援……”这是世界上留传至今的最早的一份和平条约。
他的奢靡,只能讲,如果放到中国的隋末,早八百年就引起全国性暴动了。
公元后的,比如法兰西永恒的骄傲,太阳王路易十四。他的名言是:“朕即国家。”所以他从未设过首相一职,取消了巴黎高等法院,三级会议等机构,以撤除其对君权的牵制。他还向各省派出监督官,加强对地方的监控。路易十四的统治使得法国君主专制统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能干,能玩,能享受,还能打,他频频发动对外战争,以争取更大的光荣。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空前强大,力敌欧洲各路强国,以至于各国不分新教旧教,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法国,能让欧洲的宗教之争靠边站,路易十四算是头一份。
这位皇帝,不但武功颇盛,而且文治也很出色。他慷慨赞助文化艺术与科学研究。在这一时期,法国文化蓬勃发展,古典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如十七世纪古典主义喜剧的代表作家莫里哀,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凡尔赛宫。
好大喜功,四处征战,最终导致国库空虚,百姓苦不堪言。法国的霸权也盛极而衰。
作为雄霸一方的统治者,每一位君主的性格都基本如此。没有这样的,绝大部分是因为没有这个资本,没有这个条件,思而不至,想而不达。放眼古今中外,这几乎是一切君主的通病,或者说,叫“职业习惯”。
论起对中国统一产生的作用,对世界进程产生的影响,不论哪个国家哪个版本的百科书上,能进前十的皇帝,都只有秦始皇。
只有秦国能一统天下。
因为有两件事,只有他们一直在做:筑路和修水利。
商鞅为秦国制定的国策:耕、战。即使他被车裂,这项国策也被坚定的执行。秦国历代国君,不论庸贤,光是对统一六国这一个终极目标的执着,就使他们最终横扫天下有了个最初的基础。
筑路——秦直道。秦驰道。
“秦直道”是秦始皇在中国北方修筑的与长城相辅助的国家级“高速道路”,其宽度一般在15米至30米,有些地方宽达50余米,基本保持南北走向,由秦都咸阳北的秦林光宫直达九原(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市西南),长达700多公里——陕西省旬邑县博物馆志
驰道是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在秦故地与六国境内的旧道基础上兴修的道路网,著名的驰道有9条。从《汉书·贾山传》中得知,秦驰道在平坦之处,道宽五十步(约今69米),隔三丈(约今7米)栽一棵树,道两旁用金属锥夯筑厚实,路中间为专供皇帝出巡车行的部分——摘自网文
应该说,秦直道这条世上最早的高速公路和四通八达的秦驰道组成了秦王朝全国陆路交通网主干线。看近年的考古调查,因为当初秦直道夯土扎实,有的地方甚至至今不长草木。
基本上,秦军打到哪里,路就修到哪里。最重要的军政大道秦直道,是大将蒙恬亲历亲为的。用军队来修路,两千年老祖宗就这样做。现在的青藏、川藏、建设兵团、农垦,也这样,不是吗?
插一句:中国的军队,历来就不专业。现在好像正在进行专业细化。嘻嘻。
必须说明:秦国的公路网,是全国免费的。没有车匪路霸。
修水利——都江堰。郑国渠。灵渠。通陵水利。秦渠。
都江堰,真正的凿山分水,一坝穿二江,既可免除泛滥的水灾,又便利了航运和灌溉,使成都平原变为‘天府之国’。小时候去青城山,在宝瓶口看‘离堆锁峡’,彻底服了老祖宗。
郑国渠,巧妙连通泾河、洛水,取之于水,用之于地,又归之于水。关中平原从此沃野千里。关于郑国此人的故事,倒是可以从侧面证实秦王眼界高远,深谙权衡利弊,心胸还是蛮大滴咧。
灵渠,是完全为打仗修的。平定百越时,为解决兵员和军用物资的运输困难, 辟山开路,将湘江与珠江水系的漓江连通,建成灵渠。运输、农田灌溉、防洪,一举三得。
还有通陵水利、秦渠等等,这些伟大的水利工程沟成了秦王朝的血管命脉。
坦白讲,不知道现代修的这些水利工程,能不能用上两千年。都江堰可是现在还在用的哦!
兴修水利是为了耕,筑路是为了战。农业是第一生产力。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里有个著名论点: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手段的延续。政治意图是目的,战争是手段,没有目的的手段永远是不可想象的。
经济,经济是政治的轮子。所以,金钱是枪的火药。
最富有的生机勃勃的秦国踏平暮色沉沉、垂垂老矣的六国是历史必然。无可争议,无可辩驳,无可逆转。
标准化
秦始皇是个效率至上的人。或者说,秦人崇尚效率。
湘西里耶秦简,详细记录了秦王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律法科学。秦国法制之建全、法规之完善、文书之严密,刑罚之严苛,空前绝后。
大到国家宗法,小到婚丧嫁娶,律法规定得细到几分几刻。
兵马俑博物馆展出的兵车装备,包括剑戟铍钩、孥机车轴,乃至上万枚铜镞,精度质量一无二致,战场上损坏可以快速更换、互换。这些流水线产品对提高战争机器的机动能力、打击效率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毕竟,现场再生能力不论在冷、热兵器时代都是决定生死存亡的关健之一。
律法标准化,军队装备标准化,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等也是标准化,这些都是提高效率有效手段。
高效政府高压统治,国家机器力量膨胀,需要更广阔的国土更众多的臣民,对外征战是转化内部矛盾,消耗内部压力的好方法。世界都是这样重复的,不过是重复历史罢了。
我们的文化基点,从来都是强弱循环。
常说:中国积弱百年。错,积弱数百年。
云:五百年待有圣人出。从哪里算起,自己论断。
汉武帝即位之初颁布的求贤诏,开篇就是: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之不交故也。今贤人已与我共平定矣,而不与我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吾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如此活泼,没有框架,,,自信。
“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这是贞观之治的景象。向往啊。至少唐太宗时,还没有砍手党。
痛恨程朱。痛恨理学。这是精神阉割,文化扭曲。
因为需要,所以制造。
秦始皇除了征战杀人、盖房子享乐、焚书坑儒、幻想长生不老,别的带过。汉武帝则被塑造成了一个到处求神封禅、困在温柔乡的色老头。不怪别人,史笔就是这样写的。史记~秦本纪,孝武本纪,司马迁就是这样写的。后来的史家,无不仰望司马氏项背。凡被盖棺定论者,无可反覆,古今亦然。
司马世家史笔,不会因为他被施以宫刑,就故意歪曲秦皇汉武这样有武功的皇帝。那样的话,太小看司马老头的风骨,只能证明自己的浅陋。
人是社会的,司马迁也一样。
他是公正的,站在他的史家立场上,他的社会环境上,他的历史定位上。
对于皇帝,司马迁是弱者。
对于刀笔吏,有武功者是弱者。
我们要自强,要忍耐,要等待。
什么时候有胆子正视过去,什么时候沾盛世的边。骄傲辉煌,反思错误,自信的民族才会这样做,才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但是,又何必妄自菲薄?
我们的文明不会因为没有石头留下来而被湮没。
一些人尊大,一些人自小,咋这多人走两极呢?
中国是黄土文明。土木不但是心血情结,更是物竞天择。
土、木做为工具机械不发达的时代,最容易得到的材料被广泛应用是天经地义的。更何况农耕文明延续了两千年,土地粮食是财富的典型代表。崇拜土地就是崇拜衣食父母。
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土形居中。中国这个名字,除了有四夷臣服,居中统制的意思外,也暗合五行以土为尊的含义。黄色不是土最常见的颜色么?丝丝入扣,百转千徊,万宗归一,软传承是个网,伊在网中央。
不朽
怎样才能不朽?
时间是最温柔的职业杀手。
阿房宫,三百里。现在只能找得到前殿的夯土基址。长城如果不是历代中原国君用来抵御北方游牧,常年修葺,早坍塌怠尽。
标准化留下来了,统一留下来了,骂名留下来了。
看得见的实在消失了,摸不着的虚无留下来。
为了衬得上前所未有的广大的国土,秦始皇迫切修建的,其实是大秦的新国都,准备将整个咸阳搬次家。这是近年新的考古结论。阿房,不过是秦人对大房子的简单称谓。天子明堂还没有正式取名字,始皇就驾崩了。这个张冠李戴的叫法,叫了两千年。阿房宫也成了搜括民脂民膏,劳民伤财的好证据。
新结论被漠视,也是需要。
还有巡视天下,后人只热衷宣扬求长生求不老,对劳心劳力现场办公视而不见。
反正秦始皇就是个罪恶头子。多乎哉?不多矣。
拥有者都想长生。拥有得越多,越不愿放弃。现在,哪个普通人不渴望不老?我也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即使什么都没有。
如果真以为自己不死,还修那个大坟干什么?还称什么始皇帝?叫永帝好了!
清醒的是秦始皇,糊涂的或是装糊涂或是想方设法让人糊涂的是我们自己。
一切为了不朽。他比我们清醒。
尚书~武成:前徒倒戈,攻于後以北,血流漂杵。
孟子读到这里,也疑惑不解,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天道义举,应该要阵前倒戈才是,怎么会血流成河呢?所以他选择不信,选择认为尚书有误。
迷信,孟圣人亦然。
相传是孔子编定的尚书。看来,孔子既崇文又尚武。他比孟子唯物。
我们只能惊叹于看到的点滴之美,也只能感慨于历史碎片的绝大部分都逃不过失落的命运。这无穷小的一部分仅仅是无限远的过去的冰山一角。
可是我们还是有权,公共考古的知情权。
毕竟考古还是国家投入,是我们交的税款的一部分。我们理应知道考古是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这一切有什么价值?
可笑考古学究们一边关在象牙塔里痛诉国民无知任国宝流失,一边高高在上、放不下架子写深入浅出的科普图书寓教于乐。
知识分子的尚且如此局限,就没资格怪老百姓浅薄。
Sorry,此资源仅限本站vip会员下载,请先登录
如下载地址失效,请联系我们的在线客服!帮助及声明:若需要帮助,您可以查看 帮助中心 。若本内容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与我们联系2406067889@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与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