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如海,远飏漂浪;女人是树,荫蔽家园。这是一则反溯家族记忆的私密创作,从最初两人的深情往复书简,顺此而成的生命诞造,以及其后伴怀自然、温柔照料的哺育子女。在女人温柔如巨树分枝的照料之下,孩子如鸟,学习飞翔,体会那苍穹万物。但在巨树倒下的一刻,雏鸟被迫变形成长,从此在漫长失亲的岁月里,想念至亲、凭悼失落的自己。
以印象派画风为骨干,佐以16mm 胶卷的有机颗粒影像,新锐导演瓦斯康丝勒借着家族物件、亲录原声,与戏剧式的重建演出,爬梳家族父执辈几尽失落的记忆。她邀请家人亲身参与演出,对应不同人声的旁白,以音划分离营造出想像空间,让全片在深刻幽微的生命沉思下,拥有轻盈的流动感,组成一出构图如画、探讨永恒的喧嚣疗愈之作。
可能是一连串,真正get到塔可夫斯基神髓的影像,让人想起《镜子》(不单单是因为确实出现了很多镜子,诚然也没有那么“激进”)。能用这种方式来结构家庭记忆,实在是比海南那个最佳纪录片《关于爱》高不知道几百万个等级。更可贵的是,导演并不耽于某种视觉奇观,而是在生活中发现事物,在事物中定格静谧,在静谧中升华出超验。this is not what we called documentary, this is true cinema. 大银幕上真的会美翻。
超越了傳統意義上的「詩意」即所謂像詩一樣優美,真正用影像達到了和詩一樣的結構:即通過意象表達,通過樹、海和鳥
一切情節回到了背景獨白裡,這樣影像得以解放出來成為意象的載體,即真正意義上的詩的載體。獨白的詩意仍很大程度是傳統意義上的詩意,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影像的意象使用,是詩本身的結構。
因此這裡的影像既是抽象的,又是極度具象的。抽象是因為它並不直接敘述情節,而具象則是因為它更加接近無法表述的情感。
在三個主要意象中「樹」是相對最好辨識的,比如在夢見十五年前去世的母親那裡,樹葉完美無缺地在倒放鏡頭裡再次回到樹上。其次是「海」。相對最難辨識的是「鳥」,在孔雀羽毛和獨白裡關於鳥類變形的敘述之外,我們衹能藉助于其它東西,比如像遷徙的鳥一樣神秘和未知的、衹能通過創造來解釋的天空。但關於鳥,關於變形的鳥,似乎又無處不在,但這需要藉助獨白,孩子一方作為獨白的主體,其敘述便是其變形的過程,於是影像和獨白在此融合了。「鳥」也與「海」和「樹」融合,比如關於時間和變形的一處表述,家族年輕的孩子在海中从1數到30,而另一個鏡頭是海中老去的孩子數著600的數字,他已經超過母親去世時的年齡。
人拿著鏡子藏在鏡子後面讓鏡子反射它前面的、我們背後的東西的場景出現了多次。用得恰當的一次是獨白談到談到自己正在拍攝的電影,即我們正在觀看的這部電影之時。這個電影內部的自反瞬間本身就頗有間離感,而鏡子和鏡頭的配合也與這種反幻覺、這種劇情片內部的紀實相符合,也是相似的反身:並非藏在後面的鏡頭拍攝前面的事,而是本該被拍攝的地方用鏡子擋住自己,并將畫面反射給鏡頭後面的位置——這既是真實事件和人物的位置,同時也是以往那個被想像的觀眾的位置
非常私人的,但影像意象又是共通的,并或許喚醒共通的回憶。就像眾多獨白中的一句「爸爸,你看到的月亮和我看到的是同一個嗎」,這便是我們在私人家族史中看到的共通性之一。
短評超字,即興影評。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罂粟和记忆(来自豆瓣)
Sorry,此资源仅限本站vip会员下载,请先登录
如下载地址失效,请联系我们的在线客服!帮助及声明:若需要帮助,您可以查看 帮助中心 。若本内容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与我们联系2406067889@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与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