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背景
2015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纪念卫国战争70周年纪念活动。对俄自身来说,阅兵既是多年传统,也有当下的特殊政治用意:乌克兰危机背景下,俄不会被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压力所吓倒,俄将有能力度过当下困局。从中俄关系来说,习近平主席参加阅兵仪式并访俄,将进一步加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两国经贸能源合作将有更多具体合作。
释放信息
俄罗斯当前内忧外患,急需一场阅兵来提振士气。此次举行卫国战争70周年纪念活动,释放了三个方面的涵义:
1、俄罗斯在卫国战争胜利日举行阅兵式是一项由来已久的传统,在苏联时期就是如此。一是因为俄罗斯疆土广阔而人口较少,需要通过展示强力军事力量来保障其安全。二是俄需要一个较大的战略缓冲地带来保障其安全(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而强大的军事威慑可以实现俄罗斯的“安全感”。而就本次阅兵而言,俄罗斯意在团结一心向外界展示俄罗斯不会被西方的经济制裁所吓倒,有能力度过经济寒冬。
2、因乌克兰危机,俄罗斯被美国和欧洲等西方制裁和孤立,政治外交空间被挤压,俄罗斯邀请多国领导人出席,可以借此机会向国际社会展示俄罗斯的对外政策,扩大其国际空间。但从目前来看,美德法英等西方大国领导人应该不会出席,其中德国总理默克尔虽不出席阅兵仪式,但是会赴俄拜谒无名烈士墓。
3、在上述背景之下,俄意在强调“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俄罗斯版,加强与中国、印度、朝鲜等国家的双边关系。
阅兵彩排
2015年4月22日,俄罗斯莫斯科地区,俄罗斯军队在莫斯科郊外进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大阅兵彩排。与早期彩排不同的是,这次地面方队和空中方队都全面参加。这是将于2015年5月9日进行的胜利日大阅兵完整合练。从彩排照片看,参加阅兵的俄军“阿玛塔”T-14新型坦克、众多新型战车、“亚尔斯”洲际导弹等等都已喷涂上阅兵涂装。而众多主战坦克、战车仍然“蒙着头布”。
俄罗斯国防部等相关政府部门已全部投入到庆典的筹备工作中。2015年的阅兵式将有1.4万名军人参加,出动194件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包括最新型的“阿尔马塔”坦克等先进武器。而空军将动用143架飞机和直升机参加。
传说中的T-34坦克也将参加这次阅兵,这些坦克参加了俄罗斯伟大卫国战争的所有战役,从第一天到最后一天。它们的荣光永不褪色,而现在则要重现于胜利日阅兵仪式。
但是胜利日阅兵活动最大的惊喜还将是俄罗斯最新的坦克、装甲车和导弹系统,如自行榴炮弹“联盟SV”、S-400防空导弹系统、“YARS”洲际导弹。虽然现在它们都被罩住,但是在5月9日将露出真容。
中国老兵
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将有3000-5000中国老兵去莫斯科参加俄罗斯胜利70年的的庆祝活动。这将有助于加强中俄两国的友谊,并提醒世人,70年前二战期间,谁才是俄罗斯的盟友。
中俄达成协议,中国将派高级军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伟大卫国战争70周年活动。39名中国退役将军将于5月8日到达图拉,并参加在列宁广场的胜利阅兵。
据报道,将要访问俄罗斯并参加胜利日活动的代表团包括以前的航天部门负责人、海空军高官等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派出如此多的高级军官同时来到俄罗斯。
2015年9月3日,俄罗斯也会派出老兵代表团回访中国。
外国方阵
2015年4月23日所有的军事装备都将被运往莫斯科的霍登训练场。红场上的阅兵彩排仍在继续,还有来自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印度、蒙古、塞尔维亚和中国的编队参加彩排和正式阅兵。
参与首脑
俄罗斯已向68个国家首脑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发出邀请,但由于乌克兰问题,多数西方国家首脑拒绝出席。确定参加的有25个国家领导人,包括独联体国家、上合组织、金砖国家及许多亚洲国家领导人,以此表明对俄罗斯的支持。在阅兵式举行的前一天,将在莫斯科举行独联体国家非正式峰会,届时,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将参加峰会,随后他将回国主持在明斯克的阅兵式。对于外界质疑卢卡申科的缺席,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接受俄罗斯媒体联合采访时认为,这并不存在政治动机。白俄罗斯军队将派出自己的分队参加阅兵式。
阅兵民调
俄罗斯大部分人知道有很多外国领导人拒绝参加俄罗斯2015年5月9日的胜利日阅兵,但根据全俄社会舆论调查中心所进行的一次调查,实际上超过半数的俄罗斯人(52%)都认为有没有其他二战参战国的国家领导人出席莫斯科胜利日阅兵没有那么重要。相反地,认为这很重要的俄罗斯人占42%。
同时58%的受访人知道有外国领导人拒绝在2015年5月9日访问莫斯科(22%的很了解,36%的人只是听说)。还有40%的人是在这次受调查过程中才知道的。
全俄社会舆论调查中心的总经理瓦列里·费奥多罗夫在周四的新闻发布会上称,“伟大的胜利不仅仅是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同时也是现代俄罗斯认同感的基石之一,是俄罗斯人自尊心的基础之一。因此,这样一个重大的纪念日应该受到大量俄罗斯国民的关注,因此同纪念日相关事件的任何重点、转变和发展都引起很大的反响。”
该调查于4月展开,调查了来自46个地区的共1600人。统计误差不超过3.5%。
Sorry,此资源仅限本站vip会员下载,请先登录
如下载地址失效,请联系我们的在线客服!帮助及声明:若需要帮助,您可以查看 帮助中心 。若本内容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与我们联系2406067889@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与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