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世纪以来,无论物质怎样匮乏,生活多么艰难,学者们始终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相连,以一片赤忱之心努力坚守,悉心浇灌,不断推动科学的本土化进程,从科学救国、科学报国到科学强国,努力推动着以物理学为代表的科学,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直至繁茂成林。
第一集《萌芽》
甲午战败的屈辱,演化为对过去三十年洋务运动的质疑与反思,乃至于对西学的追求。1898年的夏季,景山东街的公主府高悬起京师大学堂的牌匾,为此颁布的大学堂章程,成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最早的学制纲要,其中增设了一个特别的学科——格致科。
1913年,京师大学堂的牌匾被换成北京大学校,科学的教育得以延续。这一年也被视为包括物理学在内的诸多现代学科的肇始。
先贤们筚路蓝缕,他们翻译西方资料充实教材;建造金工车间,维修制造实验器材。经李四光先生改造的理学院古朴而雅致。曾经的公主府大殿成为大讲堂,水电煤气等实验装备陈列讲台之上。数理学会的学生们每周都会在这里举办科学讲座。新鲜的物理学报告,激烈的学术讨论,由此常回荡在雕梁画栋之间。1937 年5 月底,丹麦物理学家波尔至此演讲,他感慨道,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讲堂!
1937年的西南联大物质条件极其匮乏,学生们却拥有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老师。杨振宁跟随王竹溪先生学习,先生的独到理解吸引着这个少年步入了统计力学的前沿研究。李政道则在跟随吴大猷先生的学习中受益匪浅。砖头与木架支撑起的实验仪器上,科学研究延续不停。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无论物质怎样匮乏,生活多么艰难,精神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早已植根于学子心中。一批来自中国本土的物理学成就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科学的种子已在这片土壤中扎根,这些物理学家代表着的民族智慧总会促成它萌发的那一刻。
第二集《壮大》
1950年以来,大批海外学子的归国,充实着中国的大学与科研机构。
那一年,自美国密歇根大学归国的朱光亚,成为这所大学里最年轻的教授。当来自朝鲜战场的核威胁不断响起之时,朱光亚写了题为“原子弹与原子武器”的文章,在这位物理学人的心中,那个未继的梦想重又熊熊燃起。
1951年10月,另一位才华横溢的物理学家从英国回到了祖国。黄昆在给自己的朋友杨振宁的一封信中写道:“虽然我难以想像我们一介书生能影响多少国运,但我们如果在国外拖延的目的只是在逃避,就似乎有违良心,我还是觉得中国有我们和没我们有些区别。”
半导体技术即将迎来革命性突破之际。黄昆先生努力推动,北大物理系先后开设了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课程。以五校联合教学的形式,培养出了中国第一批半导体人才。他们如星火燎原,带动了中国半导体研究和教学。
1952年夏天,师生们告别了京城的中心,搬迁至西郊燕园。国家需求成为师生们教学与科研的目标。一些新的专业得以创建。为了迅速补充国家气象人才的极度紧缺,原清华大学气象系纳入到物理系,成立气象专业。中国气象学的奠基人之一,谢义炳先生,以一番激情洋溢的鼓动,点燃了学生们研究气象的激情。
1955年5月16日,多所大学的优秀教师汇集于此,中国的原子能教学悄然拉开了序幕。第一批核物理专业的学生们只有短短一年的学习时间,第二年毕业后,他们就秘密奔赴核物理科研和核试验的一线。这里先后培养了两千多位掌握原子能科学技术的人才,满足了核工业初创时期的需要,奠定了中国核科学的基础。
在新中国百废待兴之际,这个汇集了民族智慧的学术重镇,成为国家发展教育和科研的基石。学者们心中科学报国的信念至单而至纯,一个新生国家迫切的发展渴望与那一批学子的报国之心交融聚合,共同铸就了科学在这个国家真正本土化的起点。
第三集《成林》
2003年9月15日,一位老北大人回到母校,与其他几位依然健在的西南联大校友,为5位物理学大师的塑像揭幕。李政道先生以一幅自创的水墨画总结中国物理学发展历程。他说到:一个世纪前,在中国大地种下的物理大树今已成林,且有了许多分支。它代表了未来物理学的缤纷走向,在这棵大树的枝头,在物理学研究的前沿。中国的科学家们已有所突破,并且正在结出累累硕果。
Sorry,此资源仅限本站vip会员下载,请先登录
如下载地址失效,请联系我们的在线客服!帮助及声明:若需要帮助,您可以查看 帮助中心 。若本内容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与我们联系2406067889@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与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