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访谈节目《名人面对面 SFace》专访中外不同领域里成就卓越的名人,深入了解名人成名背后的奋斗故事和人生境遇。
《名人面对面》开播逾十余年,已成为凤凰卫视的一个知名栏目。主持人许戈辉走遍各地,专访中外不同领域里成就卓越的名人,深入了解名人成名背后的奋斗故事和人生境遇、发掘名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透视名人的非常生活,感受名人的真心、真言、真情。许戈辉温和、睿智而真诚,每每能令嘉宾敞开心扉、真情流露,在轻松流畅的对话中,迸发思想智慧的火花。每一次访谈,都是一趟难忘的涤荡心灵之旅。
《我与世界》系列·高林:历史就是我们自己
高林,青年学者,活跃于各大主流文学分享平台,也是文化沙龙社群“青年维也纳”的主理人。高林熟读欧洲史,尤其痴迷于19世纪的欧洲历史,生活在欧洲19世纪的人跟我们有何关系?如何从远离我们的另一块大陆文明中,寻找为当下时代提供借鉴的镜子?
《我与世界》系列·黄凯欣:把光明带进非洲
黄凯欣,驻非医生。2012年,她与丈夫带着年幼的孩子离开繁华都市,在刚果北部开办了当地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非营利性眼科诊所。8年时间,一家五口躲过了埃博拉与新冠病毒,躲过了家门口的暴动与枪战,在这个危机四伏、生活贫困、资源匮乏,互联网难以探寻到的非洲隐秘之地,是什么让黄凯欣甘愿在此停留?
回溯周迅 下集 爱自己,才可以做到爱别人
周迅,她是为了爱情,为了理想,义无反顾走上北漂之路的江南女孩。也是敢爱敢恨,娱乐圈中难得直率的实力演员。那个曾经偶然被导演从挂历中发现的周迅,多年蜕变,经历哪些精彩?
回溯周迅 上集 爱情总是自私的
周迅,1974年生于浙江,是家中备受宠爱的独生女。首登荧屏至今,出演作品几十部,提名、获奖百余项。面对公众,她也从不避讳谈及自己的年龄与情感。从影多年,周迅如何构建自己的事业、爱情、家庭观?
张永和:一位建筑师的非常教育
张永和,男,1956年生于北京,1977年考入南京工学院建筑系(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1981年赴美自费留学,先后在美国波尔州立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系分别获得环境设计理学士和建筑硕士学位。他是中国著名建筑师、建筑教育家、非常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美国注册建筑师。并担任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负责人、教授;2002年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丹下健三教授教席;2005年9月就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筑系主任。2015年,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招收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博士生。
翁鸿鸣: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奥古斯丁,他曾经是战地记者、摄影师和旅行者。如今,他是印尼的畅销书作家。十年时间,他走遍亚洲内陆的是非之地。是逃避?还是在寻找什么?他的中文名叫翁鸿鸣,是一名印尼华人。在他身后,是一个海外华人家族,和他们绵延百年的身份纠葛。
张信哲:收藏,邂逅另一个时空
张信哲,台湾歌手,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被整个华语乐坛公认的“情歌王子”。除了歌手的身份外,张信哲还是一位资历超过25年的收藏家。他曾策划过“潮代——清绣的天衣无缝”展,也出过《玩物哲学》的相关书籍。
宁静:我不出名的时候,脾气比现在大一倍
演员宁静,1990年首次接触荧屏,30年荧屏生活,她如何带着自己的个性,游走于现实与角色中?
宁静:打工人的快乐生活
1995年,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让大众注意到宁静。今天乘风破浪的姐姐,曾经也是起早贪黑的打工人。名人档案带你回溯打工人宁静的快乐生活!
陈丹燕:先要观世界,方有世界观
30年观世界的经历对陈丹燕意味着什么?旅行为她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世界观?旅行归来,陈丹燕如何重新认识自我和这个世界?
陈丹燕:人生在世,一定要去看世界
在文明隔阂日深的今天,一个行走世界的旅者如何看待世界?陈丹燕,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旅行者。7岁,陈丹燕第一次从书中意识到#我,与世界#。32岁,她开始自己的第一次海外之旅。在现实里寻找书中世界,旅行三十年,她渐渐在天南海北的孤独之物中找到了相似之物。不断的勾连与对照中,她如何用旅行塑造自己,认识世界?
暂停的旅行家刘子超
刘子超是一位年轻的旅行作家,他说自己身上流淌着“当代游牧民族”的血液。他游历中欧、南亚、中亚,作为一个外来者,超越偏见地观察一片土地。让我们来听听他看世界的故事。
郎平:不带排球队的时候,我连排球梦都不做
前不久,郎平女儿白浪在影片《夺冠》中饰演青年时代的郎平,与母亲“铁榔头”跨时空相遇。现实中,他们母女二人如何互动?
《无障·爱行动》| 生而好动 我是残障者,我能运动吗?
「杨扬(奥运冠军):《奥林匹克宪章》里说“每一个人都有运动的权利”,不光是健全人,包括身体有一些障碍的朋友,都有享受运动快乐的权利。」
《无障·爱行动》| 罗海琼的“黑暗”5小时 罗海琼:假如失去一天光明
「罗海琼: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独立的,残障人士也一样。」
演员罗海琼,在影视剧中她塑造不同人物。这次,她决定戴上眼罩,挑战一个从未碰触过的角色,盲人。被剥夺视觉的几个小时里,想动,想吃,想听,想看,一切习以为常都变成了生活障碍。她能顺利度过这“黑暗”5小时吗?
《无障·爱行动》| 上学途中 邹市明:每一个青少年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2018年,拳王#邹市明#化身体育老师,做了一次国内没有先例的尝试,给听障孩子们上拳击课。残障孩子接受正常教育真的是无法逾越的难关么?邹市明能否顺利完成挑战?
《无障·爱行动》| 余生何寄
2018年4月的一个周五和以往六年里的每一个周五一样,晚上6点半这里便开始响起灼灼鼓声。摄制组的突然到访丝毫没有影响到正全情投入的鼓手们,面对镜头他们打得更起劲儿了。
父母老了,心智障碍者如何独立生活?心智障碍者的父母,如何养老?残障群体的家庭,如何有尊严的生活?关注无障碍,共同享未来。
《无障·爱行动》| “坦途行动”
你以为和你无关但每个人都会碰到的困境。也许你是一位挺着孕肚行动不便的新手妈妈,也许你是一位左手推婴儿车右手拎菜的忙碌奶爸,也许你是年近古稀腿脚不便的老人,也许你是昨天打篮球骨折的少年,也许你以为无障碍设施只为残障人士,但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碰到不便的时刻。你的生活中,到底有多需要无障碍设施?
对话 | 疫情下的中国留学生
2020年10月,美国新冠累计确诊病例超过750万人。此刻,正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们在做什么?能做什么?他们怎样保护自己?怎样学习和生活?为了探寻这些答案,我们联系到 4位不同专业的在美留学生,他们正遭遇着相同困境下的不同问题。独自熬过半年隔离生活,好不容易等来的开学季,大量需要面对面的实践课程都无法实现,签证随时可能失效,即将毕业是去是留?疫情下的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留学生涯?如果重新做一次选择,他们#还要留学吗?#4个人,4段故事。来#名人面对面#了解疫情下的留学生们,正在经历什么。
对话张明杰:教育的目的
张明杰,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今年是他在港科大工作的第二十五年,二十五年来,他除了是科学家外,还有一个重要角色是老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中西方教育的差异源自于何?为什么要学习知识?有机会留学为什么一定要去?
张明杰不断用问题寻找他心中 “好的教育”的样子。他的求学经历更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从农村考到上海复旦,本科毕业被保送进中国最顶尖的研究所读研,仅读了3个月,他便退学回家做了农民。对一个农村孩子来说,他做出了令所有人不解的决定。为什么退学?又怎样跑到国外继续深造?
张永和:一位建筑师的“非常”教育
张永和,著名建筑师,曾任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主任、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等教职。恢复高考后,他是第一批大学生,也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自费赴美留学的留学生。作为建筑师,张永和希望通过自己的建筑教学。他把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贯穿到中国美院良渚校区的设计中,他说:“我希望良渚校园,就是学生的一个老师。美国学校就是狂教理论,这个理论离盖房子无限远,学校越好,离的越远。我不赞成这个教育模式,现在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八年学业出来的年轻人,都不具备进入建筑领域的一些基本素质,其实挺糟糕的。”
专访数学家丘成桐:疫情来了,还要去留学吗?
丘成桐 ,世界顶级数学奖项“菲尔兹奖”获得者,哈佛大学终身教授,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十年间往返于两校之间,他希望把西方好的教育方式带回中国。丘成桐注重提问的能力,他认为会问问题,比会做题更加重要。33岁时,正是因为他向学界提出了120个几何问题,从而影响了往后几十年微分几何的走向。
三十多年的执教生涯,他发现中国学生很少提问,他说:“中国学生一般都不愿意问问题,习惯了做习题跟考试,觉得做懂人家给的问题就行了。老师填鸭式的教育,让学生变成了一个考试机器。所以学生就没有思考能力了,
神经生物学家叶玉如:寻找开启大脑神秘之门的钥匙
#科学家大明星#叶玉如,国际顶尖神经生物学家,被称为“遗忘”的对抗者。
40年来,她致力于找出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什么时候可以找到治疗的药物?”这是叶玉如妈妈曾向她发出的提问,妈妈的姐姐正是因患上阿尔茨海默症离世的。面对亲人的离去,她说:“我的一个重点研究就是阿尔茨海默症,大家都希望我可以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可这个病实在是很复杂。但我有信念,只要我们努力,就算不能一下找到治疗药物,我们的成果也一定会对这个领域有贡献。”
神经生物学家骆利群:在问题中探索未知
15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30岁成为博士生导师,36岁获得斯坦福大学终身教职。他的科研项目,极大推动了人类大脑发育的研究。实验室里,他建议学生多尝试。课堂上,他鼓励学生多提问。骆利群说:“做科学,一个是学习怎么样解决问题,另外一样重要的,就是学习怎么去问问题。”
无机化学家任咏华:创造流光溢彩的魔法师
任咏华,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界的“彩虹魔法师”。
她短发干练,不大的办公室几乎被科研资料和书籍淹没。争分夺秒的工作,让她无暇顾及其它。她一度每周工作七天,每天工作10小时,一两年才购物一次,几乎将所有时间都献给了科研。“我不是一定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科学家,我只是比较专注的去做我自己有兴趣的事情,想做什么就去做,人不应该斤斤计较自己的付出。”
有机化学家黄乃正:好奇指引科学
在地下室“搞爆破”,在家解剖蟑螂,叛逆的好奇心,让他见什么都想拆开看看。黄乃正说:“化学有一点危险性。做生物,我们要解剖蟑螂,这种东西很可怕,但没什么危险性。但是做化学实验总有一种新奇的东西,怕它爆,怕它着火。所以觉得做化学实验有种英雄感。 ”
陈新滋:在实验室中关心这个世界
陈新滋的故事,是个“港式传奇”。第二位“科学家大明星”有机化学家陈新滋,来了!
在广州与香港来回奔波的陈新滋教授,好不容易才找到时间和我们碰面。我们邀他踏进摄影棚,用他熟悉的实验室器皿,与时尚来次前所未有的“化学反应”。从容应对各种化学难题的陈新滋,被时尚pose难倒了吗?一套时尚造型,唤起了他怎样的香港记忆?《名人面对面》,一次时尚拍摄,带你走近这位化学家
科学家大明星·丘成桐:数学家的“真”与“美”
收到邱先生来北京参加晚会的消息,导演跑到晚会门口蹲守了很久。见到丘先生说明来意,没想到很痛快就约到了专访。他说自己穿了一辈子的黑西装白衬衫,70岁了,如果能换个造型,他想展现浪漫那一面。作为拥有超强大脑的普通人,他如何用一套造型拆解物质至上的世界?作为改变世界的大科学家,他如何在科研和资本博弈间,入世却独立而不受牵制?名人面对面,一套造型,带你靠近这位大数学家
颜如晶·想做咸鱼的上进宝贝
颜如晶,《奇葩说》最受欢迎的辩手之一。也是受疫情困扰的炸鸡店老板。更是28岁,单身,典型的城市独居青年。每季《奇葩说》,她都是夺冠热门人选,但连续六次她都与冠军失之交臂。这位屡败屡战的马来西亚女孩,引起了我们足够的好奇。面对专业上的做不到,副业上的不如意,爱情里的找不着,她,如何化解?
肖央:人生总在计划外
肖央,你以为他是爆红网络电影《老男孩》的导演,他摇身一变创作出了广场舞神曲《小苹果》。你刚熟悉他出现在各大音乐现场,他转眼出现在《唐人街探案》、《误杀》里,成了正经八百的演员。演的不错,唱的不错,导的不错,一碰面才知道他还差点成了画家。多面肖央 ,听他讲讲为何人生总在计划外。
“村民”洪晃——北京乌托邦
北京早已没有乌托邦?先和洪晃逛逛她们村儿。村民洪晃,中国第一代时尚杂志的出版人。她写过小说,演过电影,是各大时尚活动的座上宾。十三年前,她抛去时尚人的都市繁华,选择搬到农村。这次拍摄她带我们来到她们村儿——下苑村。这里聚集着200多位艺术家,占全村人口三分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不断有艺术家搬到这里。刚开始,村民问艺术家,你们为啥不上班?艺术家问村民,这地怎么种?二十年过去,这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却产生了奇特的化学反应···
对话马友友:为什么我是一个音乐家
马友友,1955年10月7日出生于法国巴黎,祖籍中国浙江省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曾就读于茱莉亚音乐学院,后毕业于哈佛大学,美国籍华裔大提琴演奏者、演员。
陈擎:乐团就像我的家
陈擎22岁进入广州交响乐团工作,第二年就成为乐团双簧管首席,钢琴大师阿什肯纳齐曾称赞他是“世界级的演奏家”。2010年,他走下表演的舞台,成为广州交响乐团的团长。
同胞来信01:王涛:云南人在纽约,抗疫打全场
王涛在美国生活二十多年,武汉疫情爆发时,她和朋友们一起把能买到的口罩都买下寄回武汉,现在,她又和朋友们成立了“美国华人爱心联盟”,帮当地医院筹集防护物资。王涛说身边的华人朋友都像小马达,让她也停不下来。
同胞来信02:郭昱,美国官方正在用她做的疫情地图
郭昱,武汉人,现在在美国旧金山,哈佛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新冠”疫情期间,她在海外华人论坛“一亩三分地”,和团队一起创建“北美疫情地图”实时追踪平台,为人们提供疫情最新动态。3月26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开始采用“一亩三分地”的疫情数据。
同胞来信03:意大利深山情侣的抗疫行动
tao和yoko,一对生活在意大利深山里的情侣。远在山谷的他们,除了积极隔离,总想为深受疫情困扰的人们做点什么,于是他们发起了一些列特殊的抗疫活动
同胞来信04:泰迪和查理:中美少年的跨洋网课
10岁的泰迪生活在武汉,居家隔离的76天里,他认识了纽约的15岁少年查理。疫情刚开始,纽约的青少年自发组织在线上教武汉医护人员的孩子学英文,中美混血的查理就是泰迪的小老师。现在查理也开始居家隔离,两人通过网络分享着各自相似又不同的抗疫生活。
同胞来信05:美国医生贾奕:病毒在一步一步向我靠近
贾奕,全美国前十大公立医院的华人医生。他每周照顾18位住院病人,从3月20日接手第一例新冠确诊病人开始,他既要照顾普通病人又要照顾新冠患者。“每次一走进病房,就像间谍一样,每一步都要计算好怎么走,算不好失误了,你就出问题了。”
同胞来信06:医生姜莎莎:纽约ICU亲历记
姜莎莎,美国纽约皇后区一家医院的住院医生,目前负责ICU的新冠病人。3月底美国疫情全面爆发,姜莎莎所在的医院开辟出3个ICU病区,医院会议室也改为“小方舱”接收病人。“一个ICU夜班,甚至会管到23个重症病人,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在呼叫中就去世了。你心里就会忐忑,什么时候会是下一个?谁会是下一个?”
同胞来信07:海外未成年留学生:回家?留下?
杨焱磊,国际教育规划师。他和他的机构,长期协助来自中国的孩子前往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地求学,这些孩子年龄在14到18岁,大部分在海外读初高中。海外交通航路紧张,大洋彼岸的中国家长,千方百计为孩子们的回国想办法。除了回国,杨老师和他的同事们,也关照着留下的孩子们。
同胞来信08:华商Phily:千个美国家庭的粮食后盾
Phily,美国一家生鲜配送公司的负责人。疫情之下,她要保证西雅图将近1000个华人家庭的订单能够顺利送到家,“如果我们不配送,他们就不得不去超市,但很多家庭没有口罩和手套,有些家里就是老年人,他们只能依赖我们。我们必须要继续上班,就是为了保证每个家庭有饭吃。”
同胞来信09:疫情之下,中国母女滞留非洲沙漠
采访前两天,俞凌琳和女儿毛毛刚从非洲回到中国。回国前,因为新冠疫情,摩洛哥封国,母女俩被滞留在非洲沙漠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当地老城区人员密集,防护物资短缺,医疗条件有限。在经历了三次机票被取消,开车千里往返机场无功而返后,她们终于等到了撤侨航班…
同胞来信10:在联合国“遭遇”新冠:一边防备病毒,一边避免“歧视
3月3日,联合国机构中一名达喀尔员工确诊新冠。北京女孩孙雪霏所在部门的两名同事,与这位新冠患者都有过密切接触,然而上司却提醒大家“这是个人隐私”。一边防备病毒,一边避免“歧视”,这位联合国的职场新人,谨慎地度过每一个工作日。直到3月中旬瑞士封国之后,孙雪霏和同事们,开始居家办公。
同胞来信11:澳洲老人院院长Wendy:要我放手是很难的
Wendy,悉尼一所养老院的院长,管理着来自不同国家的70多位老人和100多位员工。到目前为止,Wendy的养老院没有人感染新冠病毒。但一家距离他们几十公里外的养老院,已有16位老人死亡。为了疫情防控,Wendy的养老院曾两次封院,谢绝家属探访,老人的孤独、家属的不解、员工的动摇,Wendy每天都有新的挑战。
同胞来信12:“抱歉室友,我确诊了…”
Potter和Steven,是一起在美国读研究生的同学,也是室友。4月初,Potter被确诊新冠,这让公寓里几个身处异乡无所依靠的留学生陷入了恐慌。自己会不会感染?谁来照顾Potter?要让Potter搬走吗?要报告学校吗?要告知家长吗?消息传出去会被歧视吗?难题一个接一个,轮番考验着公寓里的六个留学生…
同胞来信13:无路可退:两难之间的南非华商
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新冠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目前病人已经破万。华商方友云和陈祚兴,在南非做生意十多年。方友云开了一家超市,陈祚兴在黑人聚居区经营着一家服装店。疫情发生以来,面对不到之前一半的营业额,他们该坚守还是回国?怎么回国?回国之后能干什么?留下来又能坚持多久?方友云和陈祚兴陷入迷茫。
同胞来信14:医疗条件差,驻外中方员工如何抗疫?
苏丹首都喀土穆的两栋六层小楼里,李敬军带着18名员工,已经自我封闭管理了两个多月。李敬军是中国港湾东部非洲区域管理中心负责人,中心共有73名中方员工,分布驻地在非洲各国。新冠疫情还在发展,当地医疗卫生体系薄弱,面对未知风险,李敬军和团队在院墙架铁丝网,加装安全隔离门,储备抗疫和生活物资。一旦有人感染,李敬军无法保证员工们的安全,也不能确保能得到妥当的治疗,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出门,不要被感染。
同胞来信15:“穿上这身制服,就有心理准备会感染上”
“当我穿上这身制服,这就是我的责任,也有心理准备,或许我会感染上…” 2月底,救护车义工Jie Deng开始每周5天的紧急抢救工作,曾在防护不足的情况下,对新冠病人进行零距离抢救,疫情最严重时期,身体和情绪时刻处于崩溃边缘。救护车紧急抢救的过程复杂,防护物资紧缺之下,车队如何分工,保证效率,以最快的速度把病人送到医院?他们又能如何保护自己不被感染,避免传染给家人?
同胞来信16:我为什么一个人留在伊朗?
“二姐”王俊,伊朗一家华人酒店的负责人。目前伊朗即将重启酒店、餐饮行业,而二姐的酒店和餐厅的开业还遥遥无期。员工撤离了,餐厅关门了,酒店停业了,她还是选择留在德黑兰。在伊朗打拼10年,她坦言自己并没有赚到什么钱。还要停业多久?未来怎么办?一位已经离开伊朗的朋友劝她,不要再留在这里过这“原地打转”的生活。
同胞来信17:生存?歧视?疫情之下在俄华人的困境
许文腾,俄罗斯中国志愿者联盟创始人。随着疫情爆发,俄罗斯华人的处境并不乐观,已从事了十年志愿者工作的许文腾不断接到求助信息,有签证到期被房东赶出来的打工者、被隔离在华商宾馆急需防护物资的商人、被滞留在学校无法购买生活物资的留学生…除了生存难题,等待华人的还有歧视问题。从自己经商,到做志愿者,二十年时间,许文腾见证了在俄华人生存状态的变化。
同胞来信之回顾篇:什么是“同胞”?
他们与我们同文同种,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或者就是我们自己。新冠疫情之下,遍布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他们面临着什么?要不要回国?能不能回?怎么回来?四散在世界各地,他们安全吗?会害怕吗?留下该怎么办?生病了又该怎么办?关于未来,会变得更好吗?如何让它变得更好?你、我,我们一起该怎么做?20封《同胞来信》,我们一起寻找答案。
武汉来信一:怕吗?武汉123救援车队队长黄晓民
黄晓民,38岁,市场推广职员。2020年1月23日,他成立武汉“123志愿者车队”,24日开始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123车队”的名字,既是封城日期,也像是开始行动的一个信号。十几天里,他召集了200位司机,每天约接送200多位医护人员上下班,输送上百次医疗物资。
武汉来信二:三个武汉家庭的元宵节晚餐
武汉来信三:风暴中心的医生
武汉来信四:自救自愈的一家人
武汉来信五:武汉视频博主的突围,用记录冲破恐惧
武汉来信六:援鄂医生谢江:会好起来的
武汉来信八:感染科医生:防护服不够,就在隔离区多待一会儿
武汉来信十:骑手老计:好像有了光
武汉来信十二:隔离点志愿者“红金龙”:会有好的那天
武汉来信15 司机徐晓成:在货车里,住一个月
武汉来信20 志愿者笛子:拒绝被深刻和伟大
武汉来信21 李燎:一个江边青年的“庆幸”
武汉来信22 志愿者田曦:世界会变好的概率
武汉来信23 王宁:运送医疗废物,就像抱着炸药包
武汉来信24 陪产“姐姐”王婷:不会再难了吧?
武汉来信25 武汉人在硅谷:大家都挺坚强,但大家心里都有痛苦
武汉来信27 艺术家郑达:面对记忆和失去
你好,这是“武汉来信”的最后一封
Sorry,此资源仅限本站vip会员下载,请先登录
如下载地址失效,请联系我们的在线客服!帮助及声明:若需要帮助,您可以查看 帮助中心 。若本内容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与我们联系2406067889@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与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