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作中国第一部独立纪录片的)该片围绕一群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的“北漂族”(那时被称作“盲流”)展开,这群人中有作家有画家也有导演,尽管各有离开生活多年的家乡的原因,他们来到北京却都是为了追求更为纯粹的艺术理想,然而,他们迎上的更多是尴尬的现实,表面上他们都 很乐观,那是因为他们不愿告诉别人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 当现实越来越严峻时,他们中的多数人,随其时的出国潮想方设法走出了国门,想在国外追求人生价值,而誓死想在北京找回艺术家尊严的几位,有的终获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有的精神分裂。
关注中国独立制作纪录片发展状况的人们不会不知道吴文光的大名,也不会错过他的第一部作品《流浪北京》。
这部拍摄于1988-1989年的影片现在看来,未免普通:几个人面对镜头自述或相互叙述,再切入几个生活场景,就是电影的基本轮廓,也即全部内容。吴文光本人的形容是:不忍目睹,感觉在看自己光着身子形体很难看的照片。
我也像在看一张照片,一张阳光明媚的彩色照片暗淡后,渐渐显现,阳光背后的阴影。微翘的嘴角挂着的,原来不是倔强而是脆弱;幽深的眸子里闪烁的,原来并非舍弃而是欲望。时光剥去了理想主义的精心武装,暴露出实用主义的妥协招安,这一切无可非议,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一代人走过的,正是这样一条挣扎中身不由己的投降之路,吴文光曾这样剖析他的拍摄初衷:“也许某种东西要结束了,就想把它拍下来。没想到,过了一两年真的结束了,随之而来的90年代是崭新的一个年代。”
镜头里侃侃而谈的有五个人,张慈是搞写作的,张大力是画画的,他的大学同学高波是搞摄影的,张夏平也是画画的(她和张慈都是吴文光的云南老乡),还有一个牟森,是搞先锋戏剧的。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在北京没有户口,没有固定工作,没有固定住处,没有固定收入,没有安全感。至于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当然应该是为了理想,他们这群人,都受过高等教育,88年以前国家统包分配,不会出现如今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的情况。倘若只为了个能糊口的饭碗,能挡风遮雨的屋檐,他们大可呆在原单位按部就班混日子、熬年资。
影片中的两段话,也许可以作为他们对自己生存状态选择的注脚:
其一,牟森说,我看到自己有三种选择,第一种就是死,自杀;第二种就是混,包括结婚、生孩子、过日常生活;第三种就是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前两种都做不到,所以我选择了第三种,去做我喜欢的话剧。
其二,张夏平说,我只能说是被选择的,别的生活方式我受不了。这种状况表面上看,没根,飘着,都不知道明天会怎样,没安全感,没依赖感,但是我觉得,我要的就是这个,我最怕就是那种什么都有了的似的,我反正从来都觉得自己一无所有。
可整部片子看下来,感觉却很古怪,甚至可说是荒谬的。理想主义只是一个逃避的借口,一块待价而沽的贞洁牌坊。理想之所以没被枪毙,缓期执行,也不过因为妥协的代价不那么令人满意,不值得他们对现实低头。
Sorry,此资源仅限本站vip会员下载,请先登录
如下载地址失效,请联系我们的在线客服!帮助及声明:若需要帮助,您可以查看 帮助中心 。若本内容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与我们联系2406067889@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与回复!